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医疗资讯

这个南医少年是专业第一、是4本学术期刊审稿人…心里还装着诗和远方

来源: 中国医疗经济网      作者: 库奇      发布时间: 2020-05-13


  95后的他,目前被4本SCI期刊破格聘任为审稿人,发表SCI论文13篇,曾担任“罕见一心 青阳不息”社团社长,志愿时长近200小时,爱好写诗……他是同学们口中的大佬,也是隐藏的“斜杠青年”,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他一直在不断成长着,身份的转变中不变的,是坚守医路的初心。

  梅杰,中共党员,2015级临床“5+3”第二党支部书记,南京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5+3)的在读本科生。本科阶段平均学分绩点4.16,专业排名第一,综合成绩99.2,专业排名第一。担任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Medical Science Monitor等SCI期刊审稿人。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校长奖学金等各级奖励近40项。

  “这是一种与发SCI不同的满足感

  “有一次遇到高铁广播寻找医生,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梅杰说,他介绍自己是南医大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的实习生。“当时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危急情况,只是乘客需要定时注射药物。虽然很简单,但乘客和列车长的感谢,却带给我一种和发SCI完全不同的满足感。”

  “学医是我自初中以来的梦想。”梅杰在初二时就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年,他有一段时间一直在低烧,去了很多医院都没有找出明确病因。最后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一个经验丰富的专家提出:这有可能是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的高代谢状态产生低烧。诊疗过程中,这位医生和善的态度和对专业严谨的精神都深深触动了他。从此他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向往和憧憬,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医生。在高考时他义无反顾地在志愿栏中全部填上医药类院校,最后顺利被我校临床医学(5+3医)专业录取。

  大二,他担任“罕见一心 青阳不息”关爱罕见病社团的社长,组织活动30余次,一方面在社区为老年人宣讲保健知识,免费量血压血糖;另一方面也普及罕见病认知度。社团在2016年获得了首届江宁大学城公益立项,这是中标者中为数不多的学生社团。

公益服务签约仪式

  大三,他担任向日葵招生服务团队副主任,到了临床学习阶段,他仍积极参加无锡地区的招生宣传工作。2019年招生季,他参加无锡市第一中学、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等多所中学的招生宣传工作。

  大四,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后,他仍多次参与门诊导医活动、招生宣传、积极帮助病人等力所能及的事。目前,他个人累计活动类志愿时长近200小时,先后获得了学生社团优秀社长、优秀青年志愿者、天元奖学金(集体奖)等荣誉称号。

  他提交的以普及罕见病知识为主旨的科普主题作品,也被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组委会选中,纳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素材库,他也因此获得国家科协科普部颁发的“科普贡献者”荣誉称号。

  目前,梅杰开始攻读肿瘤学临床型硕士学位,导师是我校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肿瘤科刘超英主任。

  “我喜欢挑战性的研究”

  “我一开始就定下要从事肿瘤方向的研究。肿瘤是医学领域最难攻克的疾病之一,我喜欢做有挑战性的研究。”从大二开始,他便在基础医学阶段导师朱一超副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实践。梅杰曾利用勤工助学的机会担任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室助理,借助工作机会,他学到了很多实验技术,为基础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心软硬件配置很好,资源充足。加上导师支持,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想法。”他曾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十六届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校创新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等奖项。在勤工助学方面的工作成绩,使他获得2018年校“勤工助学自强之星”。

  在临床阶段,他师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刘超英。“本科生科研以了解为目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研究生科研要以钻研为目的,做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他现在从事小G蛋白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肿瘤免疫治疗标志物鉴定及评价等研究。

  目前,他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3篇(11篇为第一/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646),在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等期刊发表中文论文6篇(5篇为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公开国家发明专利1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2019暑假,他参加西湖大学(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生命科学博士招生夏令营,在来自包括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近500名申请者中,一举夺得仅80个名额的“优秀营员”荣誉称号,获得西湖大学科学型博士的预录取资格。

生命科学院夏令营

  “这段经历我最大收获是开了眼界。在与西湖大学郭天南教授交流中,我对科研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追求文章的数量,要做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研究。”从那以后,他更加关注研究质量,目前几个高质量的课题均已取得关键突破。

梅杰和施一公(左)合影

  目前大五的梅杰,已经是四份SCI期刊审稿人,虽然一般中文核心期刊或SCI期刊审稿人要求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近几年活跃在科研一线等条件,但是因为梅杰在科研方面的卓越成绩,依然被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Medical Science Monitor等SCI期刊破格邀请或聘任为审稿专家。

审稿人证书

  “具体工作是对稿件进行评审,给出是否能接收的建议以及评审意见。我的标准是创新性,语言是否流畅,有没有方法上的错误,结果的可信度是否值得怀疑。”梅杰在审稿时,总会综合自己建立的评价标准,认真对待每一篇派发的稿件,客观地给出自己的意见。

  “生活还有诗与远方”

  “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但我也有诗情。”

  除临床实习和科研外,平时他的兴趣爱好是写诗和读书。他曾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我校诗词大会二等奖、三等奖。作品先后在《中国文学》、《湘湖》等杂志发表。他的诗,常常抒发着自己从医的坚定志向。

  入学前感

  辛苦随徙二十年,异居尽感情凄寒。

  昔日啜饮辛酸泪,而今尽得和悦颜。

  自非芳华谢家树,却幸暗结济世缘。

  学成何辞千里外,人生处处有青山!

  在他的诗中,除了从医坚定志向,也有生活的点滴记录。

  极目抒怀

  高楼空伫立,极目穷天扉。

  残阳伴余霞,西风送落晖。

  红叶凭风起,孤雁带思归。

  只道明月在,徒映两地辉。

  “回首过去的四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业知识,还有做人和成长的道理。“在大三上学期,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放眼未来,道路依然很长。“以更积极的姿态对待未来生活的各方面,坚持以临床技能为基础,科研推动临床,社会服务促进临床的理念策略,争做对祖国和社会有重要贡献的‘南医智造’”。

  文字/ 王舒宇 丁宇舟

  图片/ 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 / 蔡心轶 田天







图说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