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医疗资讯
逾五成国人遭遇甲状腺疾病!专家呼吁早筛早治、不畏惧不轻视
2021年5月25日,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科普学组,联合默克主办的2021第十三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以下简称,国甲周)启动仪式在线举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滕卫平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忠艳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科普学组主任委员林岩松教授、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心血管代谢及内分泌医学事务负责人马天容总监参与启动仪式。
第十三届“国甲周”的主题为“识别百变甲亢 构筑健康人生”,旨在提升公众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认知,普及甲状腺疾病的症状和危害,提醒有相关症状的公众早筛查、早就医;不畏惧、不轻视。
启动仪式,重磅云集、亮点纷呈,与会嘉宾共同呼吁,各方应协力推动甲状腺疾病预防关口前移、精准有效施治、科学合理用药、助力健康中国。
亮点一:科学吃盐补碘,甲状腺健康平安
一向是“两面派”的碘,吃少了、补多了,都可能影响甲状腺的安危。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滕卫平教授对于很多百姓谈“碘”色变的困惑感同身受,他认为,碘与甲状腺关系密切,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物质,吃碘过多或过少,都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引发甲状腺相关疾病。如何吃、怎么吃应该给老百姓科普清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滕卫平教授
我国曾是全球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于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普遍食盐加碘(USI)政策,而后根据碘缺乏病监测结果两次调整碘盐标准,由全国单一的碘盐浓度调整为不同省份不同浓度。USI政策实施后,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满意成果,目前我国国民碘营养进入了历史最佳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停止补碘,滕卫平教授在国甲周启动仪式上提醒,目前我们仍面临着碘缺乏病死灰复燃的危险。
“只要不是居住在高水碘地区,每天摄入6克含碘浓度为20-30mg/kg的食盐是安全且必要的。”滕卫平教授强调,碘摄入量与大部分甲状腺疾病存在关联,但仍未发现与甲状腺癌相关;应当继续坚持科学补碘的方针,充分考虑各地区间碘营养、碘分布情况的差异,控制碘过量摄入,也防止碘缺乏病死灰复燃。
亮点二:认清“百变”甲状腺疾病!不紧张不轻视
别看甲状腺是人体脖子上一个像蝴蝶的小器官,它的功能一旦发生异常,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忠艳教授在国甲周启动仪式上提醒大众,甲状腺相关疾病因症状隐匿常被忽视,因此,提升对甲状腺疾病相关症状的认知,早预防、早筛查、早确诊、早治疗是远离甲状腺疾病困扰的重中之重。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忠艳教授
目前我国有逾两亿甲状腺疾病患者,且发病率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数据显示,甲状腺疾病普通成人的患病率达50.96%,育龄妇女(20-40岁)患病率达58.9%,老年人患病率达50%以上。
从胎儿、儿童到中青年以及老年,可以说,生命的各个阶段均有可能受到甲状腺疾病侵扰。单忠艳教授解读数据认为,甲状腺疾病影响广泛,在临床中已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但该病往往发病隐匿、病程较长,不少患者甚至没有特异症状和体征,在多科室间兜转而耽误了就诊时机。
不仅如此,甲状腺是全身新陈代谢的“发动机”,长期未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会危害到体内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单忠艳教授强调,如果甲状腺功能长期紊乱,又未得到治疗,会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功能,如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梗、动脉粥样硬化、骨折、痴呆等其他疾病风险,并可能与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升高相关;增加孕妇产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如出现自然流产、早产、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低出生体重儿、胎儿智力发育障碍和死胎等。
因此,单忠艳教授建议,大众半年到一年应去医院检查一次甲功。尤其是甲状腺疾病“偏爱”的育龄女性,为确保妊娠全过程安全,要提早前往正规医院筛查TSH(促甲状腺激素)、FT4(游离甲状腺素)和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亮点三:创新实践、多方协力,护佑国人甲状腺安康
凝聚多方智慧,创新协同实践,护佑国人甲状腺安康。国甲周启动仪式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忠艳教授透露,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等五个学会已联合启动《Graves病甲亢和其他原因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更新工作,该《指南》将是我国首部多学科联合编撰的完整的甲亢和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指南》预计于2021年12月底定稿,2022年正式发表。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科普学组主任委员林岩松教授
在不断提升我国甲状腺诊疗水平的同时,推动甲状腺疾病防治的科普工作同样重要。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科普学组主任委员林岩松教授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正因如此,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于2018年成立了甲状腺科普学组,寄希望于学组专家,协同各方力量,帮助大众真正了解甲状腺疾病、认识甲状腺疾病、远离甲状腺疾病。
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心血管代谢及内分泌医学事务负责人马天容总监
推动中国甲状腺防治事业进步,更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作为一家时刻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默克在甲状腺领域深耕多年,连续十三年,携手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甲状腺科普学组共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科普疾病知识、推动中国甲状腺疾病的科学防治工作。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心血管代谢及内分泌医学事务负责人马天容强调,坚持“到2025年,改善中国4000万患者生命”的使命,默克希望能在政府的指导和学协会的帮助下,甲状腺科普宣传、公益事业能持续创新,造福更多的甲状腺患者。
至此,第十三届国甲周启动仪式正式将2021年甲状腺科普防治活动拉开序幕。去哪儿找靠谱的甲状腺医生?去哪儿看靠谱的甲状腺防治知识?看这里!看这里!广大网友可通过搜索关键词“甲状腺科普大赛”了解更多活动精彩。让我们一起把有趣的甲状腺科普玩儿起来吧!
活动入口,请点击进入:
【活动官网】http://www.jzxkp.com/frontend/web/index.php
【视频号】账号:甲状腺科普大赛
【微信官号】账号:Thyroid科普平台
【微博官号】账号:甲状腺科普大赛
【抖音官号】账号:甲状腺科普大赛
- 01医生也是人!河南医护人员救护车
近日, 一条河南医生救护车内 吃香蕉的短视频 在网络引发争议[详细]
- 02会议报道|“数智驱动,价值重塑
2021年1月19日下午5:30,以数智驱动,价值重塑为主题的2021第四[详细]
- 03北京市药监局成立5个直属分局
昨天,市药监局直属第一分局、第二分局、第三分局、第四分局[详细]
- 047天23人确诊何以发生?黑龙江新增
哈尔滨市公安局副局长尹喜峰介绍,郭某和王某在流行病学调查[详细]
- 05与援鄂勇士合影领导集体“抢镜”
开滦总医院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按照相关规定,该院8名驰[详细]
- 06黑龙江省内新增7例确诊,均与此
有4例是确诊病例陈某君(男,87岁)在哈医大一院住院期间同楼[详细]
- 07美国一独居女护士死在家中沙发上
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美东时间6日17时,美国累[详细]
- 08中国抗癌协会联手“良医汇”:大
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3日,由中国[详细]
- 09崂山区再添城市医联体 三家医疗
为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工作落实,经崂山区卫生健康[详细]
- 01驰援武汉,为前线医生免疫力加油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疫情,国家集结资源,白衣天使们[详细]
- 02首次全部中国自主创建最大规模国
为什么有些人喝酒脸红,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患癌。其实,这些[详细]
- 03无症状感染阴影下的核酸检测:多
各地不断升级对流入人员提供核酸检测结果的要求,催生了对核[详细]
- 04艺星荣获“2020中国品牌影响力(行
2020年5月30日,第七届中国品牌影响力评价成果发布活动在北京召[详细]
- 05全国3326名患者因新冠肺炎疫情逝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详细]
- 06中国抗癌协会联手“良医汇”:大
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3日,由中国[详细]
- 074月2日0-24时 四川新冠肺炎新增1例
我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4月3日发布) 4月2日0-2[详细]
- 0873岁的李兰娟比肩84岁的钟南山,
学术成就出类拔萃的学者,不仅在于深厚的科研实力,更在于自[详细]
- 09救死扶伤的抗疫一线,是百余所高
◎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详细]
- 01广东佛山一外籍男子核酸检测阳性
这名外籍男子在佛山被核酸检测阳性,为何还能自由活动,私自[详细]
- 02抗生素治疗已被提议作为手术治疗
pixabay 长期以来,阑尾切除术一直是阑尾炎的标准治疗方法,尽[详细]
- 03新修订药法的十大制度创新
【编者按】新的《药品管理法》已经颁布多日,众媒体皆言此为[详细]
- 04双蚁药业温馨提示:雨季如何预防
当前, 我国南方多地已进入汛期,降雨较多。在过去的近1个月[详细]
- 05上海医生张文宏:确诊病例这个时
上海医生张文宏:这个时候并不是说我们整个城市新增病例是零[详细]
- 06十几块钱一瓶的“泻药”酚酞片和
因考虑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十几块钱一瓶的泻药酚酞片和酚酞[详细]
- 07来宾市恢复退热类、止咳类药品销
随着来宾市疫情态势逐渐向好,来宾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当地实际[详细]
- 08美国首现死亡病例,特朗普记者会
特朗普确认了华盛顿州出现的死亡病例,并通报美国新冠肺炎疫[详细]
- 09记来宾劳模双蚁药业副总经理曾秋
双蚁药业向广大劳模致敬学习,弘扬劳模/工匠精神 五一劳动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