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医疗资讯

赵应时用百年奋斗实践毕生心愿

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      作者: 陈燕      发布时间: 2021-04-26


  赵应时生于1920年的东北,经历过日本铁蹄的殖民统治,1941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

  在学医的日子里,赵应时发现,和大内科、大外科相比,自己对耳鼻喉这个专业兴趣越来越浓厚,于是选定这个“小科”,开始了半个世纪的钻研。

  1946年,来到北京的赵应时如愿拜在我国耳鼻喉科泰斗徐荫祥门下,后跟随徐老筹建我国第一所耳鼻咽喉科专科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医院,并任医务主任。

  1958年,该院并入北京同仁医院,赵应时又在此继续行医和学科建设之路。

  聊起那段充实的日子,赵应时说:“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忙,也不知道累,只知道医务工作者是24小时随时待命的,哪怕下班了,来个急诊病人就得去(诊室)。”

  1962年8月11日的《人民日报》刊载报道:“一位患了十四年‘耳硬化症’的工程师,在进行‘内耳开窗’的手术后,现在已经可以不用助听器听取声音。”这台手术的主刀医生,就是时任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的赵应时。

  内耳手术非常复杂,危险性高,手术器械得伸到狭窄的耳道进行。在这片方寸大小的“雷区”,最小的镫骨跟芝麻一般大,镫骨足板薄如蝉翼。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及面神经;手一抖碰破镫骨足板,会造成病人眩晕和神经性耳聋……

  在医疗器械及设备极其落后的年代,靠着常年不断地钻研治疗路径、锤炼手术技艺,赵应时铸就了闯“雷区”、为患者找回听力的胆识和能力。

  一枝独秀,对于个人或许足够;但在赵应时看来,让耳鼻喉学科春色满园,方才圆满。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积极承担相关医学生教学任务和实习指导。

  “要想技术好,耳鼻喉的解剖就得学好。书本上看到的平面图,跟实际人的立体结构还是有差距。所以尽管在学校学过,但我们刚进科的时候都要再把解剖巩固扎实。”当时的入院新人、如今已是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的程继龙回忆,为了给大家提供足够的解剖标本,赵应时想方设法、四处奔走。

  技术进步离不开文献学习。“我们外语基础差,赵主任就利用休息时间教我们。”如今已75岁的北京同仁医院原耳科主任戴海江回忆,“那时候只知道干活,对科研没有概念。赵主任却鼓励我申报科研成果。”在赵应时的指导下,戴海江申报的人生第一个科研成果就获得局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坚持带教外地进修医生,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在赵应时的努力下,大批青年医师得以迅速成长,成为耳鼻咽喉科的业务技术骨干,不但为同仁医院耳鼻喉学科发展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打下坚实基础,还为北京乃至全国多地医院输送了合格的专科医师。

  2021年2月,这位我国耳鼻喉事业的筑路人走完了人生路,用百年的奋斗实践了毕生心愿:为人民服务,向党和国家报恩。

  致读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近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代代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践行初心使命,传承医者精神,为护佑人民健康付出艰苦努力,作出巨大贡献。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多位老一辈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事迹,他们与党同龄、与党同心、与党同行,初心不改、砥砺奋斗,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我心向党】专栏讲述的正是他们在疾病救治、公共卫生、医学科研等卫生领域各条战线的生动事迹,以及为了党的事业执着耕耘的感人精神。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







图说新闻

更多>>